无障碍浏览

 索 引 号  1585729837/xxhwyh/2022-0000021  发布机构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2-04-11  发布日期  2022-04-11
 主题分类  信息产业(含电信)  有效性  生效中
 文  号  临工信字〔2022〕49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临沂市科学技术局 临沂市商务局 临沂市大数据局关于印发《临沂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临沂市科学技术局 临沂市商务局 临沂市大数据局关于印发《临沂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4-11   作者: 点击数:  

临工信字〔2022〕49号


 各县(区)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大数据局(中心),市通信发展办、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铁塔公司:

现将《临沂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临沂市科学技术局

临沂市商务局 临沂市大数据局

2022年4月11日


临沂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先进工业强市”战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助力工业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按照“建设现代化‘千兆城市’、打造智慧化‘产业大脑’、培育智能化‘数字工厂’、发展多元化‘业态模式’、构建生态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创建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向下覆盖各行业各领域,向上承载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的读取、分析和应用,促进共享、协作、融变,构建全要素、全生产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发展目标

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到2026年,建成省内领先的5G和确定性工业互联专网等网络基础设施,打造3个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融合应用更加广泛。到2026年,推动3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力争70%的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获能”,培育5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

产业生态更加完善。到2026年,初步形成涵盖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设备与产品等领域的服务体系,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25%以上,培育10家以上解决方案供应商。

赋能成效更加显著。到2026年,实现制造业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模式、新业态在规上企业占比80%以上,力争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千兆城市”。

1.提升基础网络接入能力。发挥山东省确定性工业互联专网临沂核心节点优势,扩大园区、企业接入网覆盖,推进提升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区域产业集群企业互联互通。加快“双千兆”网络建设,支持企业联合电信运营商利用 5G、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技术改造内网。2022年,再建5G基站5000个,实现乡镇驻地以上5G信号连续覆盖。到2026年底,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2.6万个、光纤入户率99%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

2.构建高效数据处理体系加快数据中心布局,推动临沂移动等6大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支撑能力,争取建设1个省级一体化数据中心区域节点。推动天津超算淮海分中心、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企业等建设提供弹性计算、存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服务的云计算中心,建成2个以上低时延边缘数据中心,构建云计算、超级计算、边缘计算协同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

3.推动标识解析节点建设。积极对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合作,争取1—2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在临沂落地,以点带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开展基于标识解析服务的关键产品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应用创新。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

(二)完善层级平台体系,打造智慧化“产业大脑”。

4.推进平台+产业集群建设。围绕木业、冶金、五金等特色产业集群,鼓励县区以独立或联合方式,对接华为云、浪潮云洲、万腾科技、华云等优势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率先培育3—5个垂直行业平台,形成以应用为纽带的推广模式。支持创建国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集聚作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推进平台+工业园区建设。以临港高端不锈钢基地、兰陵浸渍纸专业园区和临沭5G智慧化工园区等为重点和示范,打造数据驱动的决策系统,推动数字技术与园区管理深度融合,推进园区要素资源的网络化汇聚,强化园区企业高效协同和资源共享。力争每年培育1家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推进平台+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支持机械、冶金等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发展较为集聚的上下游企业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平台,通过工业系统互联实现数据贯通,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智能调度等应用。2026年底,工程机械、医药、食品等列入省市协同推进的重点产业链基本实现“一链一平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培育智能化“数字工厂”。

7.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在冶金、化工、医药等流程制造领域,重点推进企业生产线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在机械、木业、纺织等离散制造领域,重点推进企业数字化设计、流程优化、精益生产等环节智能化提升。持续实施“十百千”技改工程,2026年底前培育“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推动两化融合分级贯标。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本质贯标,实行贯标备案制度,助力企业打造两化融合新型能力。联合省、市优秀服务机构,开展两化融合贯标现场交流、服务对接、咨询诊断等活动,力争每年新增通过贯标评定企业50家以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DCMM贯标,提升数据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9.加快企业核心业务上云。支持企业采用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模式,推动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和智能化设备上云上平台,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和安全生产。引导中小微企业逐渐将重点环节和核心业务向云端迁移,力争每年新增上云工业企业3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深化数据融合驱动,发展多元化“业态模式”。

10.培育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制造以绿爱股份、佳画文创、帅克宠物等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为带动,推广模块定制、众创定制、专属定制等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将用户需求直接转化为生产排单,推动生产模式由人力调度向数据驱动转变,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定制与按需生产。(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1.培育服务化延伸支持食品、医药等行业企业,构建“云+端”的产品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从需求开始到产品服务全程可追溯。以临工机械等企业作为示范,打造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慧服务平台,发展设备健康管理、产品远程运维、设备融资租赁、共享制造、供应链金融、总集成总承包等新型服务,实现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 “产品+服务”转变。(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2.培育工业电子商务和平台经济。深入开展“山东制造﹒网行天下”系列活动,帮助企业特别是商城地产业做好品牌推介和市场拓展。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电商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交易内容从实体化商品向多元化服务升级,加速商业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

(五)引育各类支撑载体,构建生态化“服务体系”。

13.壮大核心产业。依托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郯城高科技电子产业园,积极发展智能终端产品,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产品和基础支撑。支持开发行业通用和企业专用的工业APP和大数据应用产品,创建5个以上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鼓励中科院计算所临沂分所和鲁南制药等重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和产品研发,建设企业级安全技术保障平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

14.开展供需对接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省两化融合评测中心、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组织“上云用数”行动和数字专员进企业活动,每年为100家以上工业企业提供智能诊断服务,每年征集发布一批工业互联网供需目录、典型应用场景和应用标杆培育库。2022年底前,组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观摩交流活动。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5.加快人才培养。依托临沂大学、中高职院校等,打造3—5个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积极承接举办工业互联网大赛、5G应用创新大赛和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在企业推广首席信息官、首席数据官制度,2026年底基本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席信息官、首席数据官全覆盖。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业互联网推进协调机制,坚持目标导向,明确责任分工,定期督导调度,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特色亮点,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指导和引导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推进,确保完成任务目标。

(二)强化协同创新。推动以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为主体,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行业需要开展工业互联网“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应用推广中心、5G联合创新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产业化。

(三)强化政策支持。发挥工业高质量发展资金作用,整合各级各类政策,聚焦平台建设、企业上云、两化融合贯标等重点方向,对应用和引领效果突出的企业落实财政奖补,每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奖补50万元。鼓励各县区结合实际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精准扶持,实现政策联动,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四)强化宣传推广。认真总结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典型和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放大示范效应,营造创新融合发展良好氛围。加强与江苏、浙江等地优秀平台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模式构建、机制完善、服务拓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方案等“引进来”和“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