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登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先进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行动,从提升企业发展信心、提升企业内生动力、提升企业发展效能、开展企业帮扶等多个方面支持全市工业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在政策供给上,制定出台《临沂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措施》,从企业数转智改、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人才引育留用、市场开拓等9大方面,明确26条支持政策,助力我市工业企业转型跨越发展。2024年上半年,在政策宣贯上,开展“百场宣贯·一起益企”活动,建立了市、县区、镇街3级政策宣贯体系,已开展宣讲活动60余次,覆盖企业3600余家。在政策归集上,积极配合市惠企政策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做好“沂i企”平台政策归集发布工作,确保政策发布10日内完成平台上线,政策上传数量居市直部门第2位。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挖潜强基”行动,推动全市中小企业扩量提质,共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549家,完成产值2290.5亿元、增长5.4%,拉动全市产值增长3.6个百分点。
二是聚焦要素保障,开展领导帮扶企业活动。指导各县区建立1486家2023年产值过亿元企业工作台账,确保每家企业有1名县级领导帮扶。印发《全市骨干企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骨干企业问题收集、分办、调度、评价的闭环办理机制。问题收集方面,在县区帮扶领导走访企业收集问题的基础上,拓宽座谈会、调研、二维码直报等多种收集途径,要求各县区每周至少提报一次企业困难问题。问题办理方面,按照“双负责、双推进”的办理机制,每个问题分办至市产业专班、市直部门,市工信局充分发挥牵头揽总作用,动态更新问题办理进展,对已办结问题逐一电话回访,确保企业问题真实得到解决。
三是用好各项政策工具,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一是加大技改力度。联合11部门印发《临沂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我市101个项目列入工信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第一批),数量居全省第3位。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促进工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新产品研发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竞争优势。二是加速“智改数转”。积极引导企业“智改数转”,2024年上半年,已开展“工赋临沂”系列活动8场,提升培训企业975家,普及培训企业14467家,带动480家企业开展梯次转型,2个项目入选省级“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组织134家企业申报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已推动全市25家企业完成二三产剥离工作。
四是完善融资体系,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强化政银企合作。整合“专精特新”企业、重点项目、上市培育企业等项目资源,积极建立与银行金融机构、基金投资机构、担保公司等投融资机构的沟通联系,广泛征集筛选融资需求进行推送。今年来共调度177家企业、115个技改项目融资需求进行了推送,持续畅通重点项目、企业融资渠道。牵头联合市委金融办、市贸促会、中国信保、浙商银行共同组织召开了护航“专精特新”跨境经贸高质量发展政策推介会,精准助力全市6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跨境经贸发展新动能。二是加强应急转贷服务体系建设。为助力纾解市场主体资金周转压力,联合六部门修订印发了《临沂市企业应急转贷基金管理办法》。22024年上半年,全市26家应急转贷机构累计为2061家企业提供转(续)贷81.94亿元,切实提升了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效能,保持了企业流动性资金安全稳定。三是助力企业上市培育。积极推进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挂牌工作,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投融资和上市梯度培育工作,目前已组织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挂牌“孵化层”“规范层”“培育层”。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扎实推进“两年万亿”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临沂工业体系再造三年行动,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战新、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努力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梯队、产业体系、工业格局。
感谢您对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关心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重要动力,希望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