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索 引 号  1438304390/xxhwyh/2025-0000106  发布机构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5-08-14  发布日期  2025-08-14
 主题分类  其他  有效性  生效中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对市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A20250353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A20250353号建议的答复

2025-08-14   作者: 点击数:  

对市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A20250353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逄晓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临港精钢基地建设水平的议案》已收悉。对此提案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专业科室认真研究并抓好落实。现立足于市工信局的工作职能,结合其他相关部门意见,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对上争取。根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今年3-4月市政府向国家及省发改委汇报争取支持,提出:①支持临沂建设临港精钢基地绿色低碳示范区,在产能、能耗等要素保障上倾斜,重大项目指标单列;②优化冶金产业布局,在钢铁产能置换中给予老区倾斜;③支持培育新型储能、高端装备、新能源商用车等产业,构建全链条生态。相关事项持续对接中。

二是完善基地规划。聘请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顶级院所编制《临沂临港精钢基地全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及“焦钢化氢”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目前该规划初稿已完成,

正在细化完善相关内容。规划中对临港区产业集群概况、发展环境、发展承载力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科学评估,并明确了总体发展战略,预计年内圆满完成该规划的全部编制工作。

三是加强产能对接。目前我局正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努力争取更多的钢铁产能和焦化产能指标。截至目前,临港区已落实钢铁产能1040.33万吨、焦化产能216万吨,总体上基本符合钢铁产业钢焦比1:0.4的发展格局。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在全省范围内实现钢铁焦化产能指标置换转移,进一步推动“钢-焦-化-氢”一体化布局建设。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2024年培育科技型企业3213家(钢铁领域51家),建成14个市级以上钢铁科研平台;实施2项省级以上重大项目,获扶持资金235万元,临港纯氢冶金中试基地运行实现技术“零突破”;举办18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征集发布200余项高校成果及166项企业需求,推动1000余家企业对接130所高校院所,钢铁领域开展3项合作项目。

五是加强人才培育。我市多维度推进人才培育:建强载体,80家博士后平台招收290余名博士后,人社部服务团解决26项技术难题,76家专家服务基地开展19场活动破解111个难题,2024年分别选拔国务院、省政府津贴4、6人,市政府津贴30人;创新机制,推进职称改革增设新兴专业并承接试点,评审通过科技领域职称1.1万余人,建立高层次人才职称“直通车”;聚焦青年,线上直播带岗30场浏览量270万,线下33场高校招聘会组织1100家次企业参与,402家企业自主评价新增技能人才3.37万(高技能2.29万);强化保障,发放青年人才津贴1.08亿元(7356人)、购房补贴985万元(141人),16个服务窗口及605名专员提供21类31项“绿色通道”服务。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与发改、科技、人社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将临沂临港精钢基地打造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产业振兴的标杆示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