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A20250232号建议的答复
伍家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第2025023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企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市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将其作为实现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加速推进。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政策红利精准落地。在金融支持上,打造“融沂通”服务平台,利用数据分析,创新融资担保产品“融信担”“临担-助业贷”“临担-专精特新贷”“临担-科技贷”,累计提供融资担保442笔、15.8亿元。扎实开展工业企业画像金融数字应用,今年以来,先后赴罗庄、河东、郯城等7个县区和邮储银行召开企业精准画像“进县区”“进银行”活动,累计为852家数据画像企业授信19.8亿元。在财政支持上,依据《临沂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措施》,计划每年认定20个模式创新、成效显著、易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每个标杆按规定给予奖励。加快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提高工业互联网网络互通能力,对新建设运营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按规定给予奖励。对诊断量大质优的服务商,遴选3家给予补贴。2024年,对豪门铝业等20家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项目、山东云朵等3家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进行奖补,每个项目给予20万元奖励。
二是组织业务培训,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采取市县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以“工赋临沂·数智兴企”为主题,计划今年组织数字专员进企业,开展10场“智能制造企业行”活动,对企业进行梯次智改数转评估,精准定制智改数转方案;针对尚未数字转型规上企业,开展15场“智改数转赋能行”活动,实现15个县区全覆盖;针对处于转型关键期规上企业,开展10场“数智融合深度行”活动,将“需求清单”转化为“实效清单”。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工赋临沂·数智兴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行系列活动5站,普及培训企业5176家,提升培训企业580家,智能化诊断企业230家。
三是强化平台赋能,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活动”,以劳保、五金等产品发展较为集聚的行业龙头企业为突破,推进“平台+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打造集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于一体的行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制造企业与数字服务企业高效联接。山东临工等5个项目获评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打造“产业大脑”4家,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个。
四是加强标杆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编制出台食品、机械等行业智改数转指南,征集发布“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持续推广“先试用再购买”尝鲜模式,塑造“点上标杆、线上示范、面上样板”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推动全域转型。打造100个“看样学样”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提炼100个模式新、易复制、好应用的行业示范场景,年底前争创100家晨星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编制印发《2025年度临沂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双百示范”案例集锦》,通过“临沂工信”“临沂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等微信公众号发布案例详情。如,永锋钢铁建成行业领先的全流程智能工厂,接入超过万台工序设备,实时数据超过百万点,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泰森日盛引进具备先进的视觉检测技术和智能算法的自动包装系统,包装效率提高45%,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分别降低30%和10%,获评省级晨星工厂、省级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协同,加大资源投入。同时,充分吸纳各方建议,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全力推动临沂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