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A20240135号
建 议 的 答 复
尊敬的刘成全等代表:
您和其他代表提出的《关于推动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履行主办职责,会同科技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人社局等部门单位,深入贯彻先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支持化工企业研发创新,攻克技术难题,不断推动临沂市化工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迈进,全力推动我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积极打造“绿色、安全、智慧、高端”的化工产业体系,按照“基础化工补短板、优势化工锻长板、高端化工抢布局”的发展思路,一是突出抓好基础化工“稳根基”,鼓励恒通化工、舜天化工等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等产品,进一步延伸油煤盐化工中、环烷烃、含氧化合物等高值组分的产业链长度,夯实发展硬支撑。二是突出抓好优势化工“做增量”,围绕泓达生物、斯科瑞聚氨酯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前后互通、“卡位入链”,融身当地产业集群,在生物化工、新型肥料等优势化工领域做大做强,打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集群化延伸、规模化扩张。三是突出抓好高端化工“优布局”,聚焦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高端化工领域,打造以三丰化工为核心的绿色抗氧化剂产业链,以麒祥新材料、锐巴新材料为核心的特种橡胶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集群,积极布局绿色抗氧化剂、特种橡胶等产业,招引一批“填空型”企业、“强基性”项目,加速与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产业深度耦合,不断培育化工产业新增长点。
二、加大招引力度,夯实发展根基
将绿色化工产业作为招引主阵地,持续推动绿色化工项目招引,积极组织重点化工企业参加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换届协商会、2024第三届中国(济南)国际化工产业博览会、2024(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化工(上海)展览会、全省化工园区智改数转论坛,充分展示临沂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化工产业的雄厚基础。2024年,全市化工行业“走出去”9次,“请进来”10次,对接企业24家,收集招商信息26条;在谈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1个,新签约项目2个,计划投资76亿元,有力保障了临沂市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韧性和后劲。
三、坚持科技驱动,培育化工企业
2023年,我市共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11家,同比增长55.39%。其中,化工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130余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104家,新增504家,在省对市考核中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化工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20余家。今年以来,为14家化工领域企业争取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补贴140万元。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大型化工企业积极创建博士后科研平台,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各级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75家,其中高端化工领域14家,累计招收博士后33名,有效提升了企业科研创新能力,推进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市场导向,帮助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资源,累计创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21家,其中化工领域2家。
四、坚持校企协同,加快产学研合作
积极拓展成果引进渠道。实施“百校千企”计划,今年共举办“名校直通车”“外国专家沂蒙行”等合作对接活动90余次,对接中科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80余家高校院所,服务企业500余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83项(其中与院士团队签约8项),带动企业产学研投入1.2亿元,新增产值近6亿元,柔性引进专家(团队)8个。在化工领域,罗欣药业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建成山东省化学药物产业化国际联合实验室,被认定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发的新型抑制剂药物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学院为化工专业技术人才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建立公需科目免费学习、专业科目兜底保障的学习机制。截至2023年底,共设置了《化工安全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等200余学时的化工领域学习课程,累计培训化工专业技术人才近10万人次。
如您和其他代表建议所言,我市虽然具有良好的化工产业基础,但是,化工主导产品大部分属于资源依赖型、低附加值、高耗能的产品类型。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精深加工能力不强、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产品不多。需要加快化工核心产业集群,培育积极打造新型核心产业集群。需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保、安全设施等基础资源。需要加大石化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构建以高端化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加大项目培育和招商力度,积极引入大型龙头企业,推动产业整合。需要大力实施化工人才战略,加强对化工产业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下一步,根据您和其他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做好企业培植。聚焦加快化工行业老旧设备更新,落实好省、市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部署,重点聚焦化肥、轮胎等传统刚需领域,以更新改造老旧设备为契机,加快化工行业现有产品迭代升级,实现内需循环与有效供给的有机结合。
二、加力推动招大引强。立足我市化工产业优势,聚焦生物化工、精细化学品等高端绿色化工领域,加力推动精准招商、靶向招商,积极瞄准央企、500强、投资过10亿元等大项目好项目进行招引;持续做好重点项目的全流程服务,确保重点化工建设项目等一批绿色项目尽快签约落地、投产见效。
三、狠抓园区平台建设。推进化工园区扩区申报工作,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进化工园区数字化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实现精准监管,推动园区智能提升;总结推广临港“方舟创园”模式,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四、推动化工行业科研创新。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通过“云端研发”“仿真设计”等方式,帮助化工及其他领域的1000家左右不具备研发条件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设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采用省市联动、竞争择优、直接补助的方式,推动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能力;通过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引导100家左右的行业龙头、规上工业企业组织实施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建重大科创平台,增强行业领军地位,择优纳入市重点研发计划。同时聚焦我市化工产业发展特点,搭建优质继续教育培训服务载体,贯彻落实好各项引才政策,加大对海内外高校化工专业人才的招引力度。
最后,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关心临沂化工产业发展,继续建言献策。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5日